務必注意!這些路口標線走錯扣6分!
發(fā)布時間:
2022-11-05
對酒駕的嚴抓嚴罰開啟后,“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早已深深扎根在無數(shù)開車人心中。
但也不妨礙一種認知誤區(qū)的存在:昨天喝的酒,對今天沒影響。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今年7月,張師傅開車時發(fā)生刮擦事故,本無需承擔事故責任的他卻同樣受到了處罰,原因讓他整個人都懵了。
經公安局鑒定中心檢測,他血液里酒精含量達76mg/100ml,屬酒后駕駛機動車,但這酒還是頭天晚上喝的。
雖然張師傅自感冤屈,但事實難辨,最終他還是被依法處以罰款2000元、記12分、暫扣機動車駕駛證6個月的處罰。
雖然我們都以為頭天喝的酒跟第二天的開車安全度沒有半毛錢關系。
但隨著交警部門對酒駕查處力度的加大,不時會有“隔夜酒”司機被查到,而因“隔夜酒”開車引發(fā)的事故也不勝枚舉。
目前,我國交警臨檢查酒駕一般通過手持式的酒精測試儀來測試駕駛員的呼出氣體中酒精的含量,只是作為一種酒駕行為判斷的參考數(shù)值。
真正的酒駕是要通過驗血來判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屬飲酒駕駛;
2、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屬醉酒駕駛。
而我們是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能開車的呢?
無非就是酒后休息了一段時間,等到感覺完全清醒,也就認為開車沒啥問題了,但很可能會有大事兒……
事實上,一杯酒下肚,酒精在體內的旅程絕非我們想得那么簡單、快速。
喝酒后,酒精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
而胃內有無食物(空腹飲酒時, 2-3小時吸收100%)、胃臂的功能狀況、酒的類型、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飲酒習慣均可影響酒精的吸收速度。
另一方面,進入人體內的酒,約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
其余90%經由肝臟代謝排出,一般每小時僅能代謝10-15mg酒精,喝酒后酒精在人體中一般消散時間為10-20小時。
這個時間會因酒精含量、個體對酒精的分解能力差異而不同,這也就是“隔夜酒”酒駕產生的原因(生理上是沒什么反映了,但酒精依然在體內沒排干凈)。
基于以上,關于“喝酒后多久能開車”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而預防“隔夜酒”對行車安全產生影響的穩(wěn)妥方法就是遵循喝酒后10-20小時再開車的科學規(guī)律,如果頭一天喝得比較多,建議第二天最好別開車,至少得歇24小時。
當然,為了你的身體健康和行車安全,不喝酒才是真王道!
今年上半年,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辦理危險駕駛案件10萬起,醉酒駕駛占9.9萬,這個數(shù)字不知道有沒有嚇著你?
小P著實是被嚇了一大跳,但我相信這其中有不少也是“隔夜酒”作祟,實屬不明真相,并非故意為之。
“隔夜酒”開車風險,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嗎?
公眾號
APP
小程序
部分配圖來源網(wǎng)絡,侵權刪除聯(lián)系。